型材的常見缺陷
鑄錠經(jīng)過軋制、擠壓或鍛造加工后,組織結構得到顯著改善,性能相應提高。通常變形越充分,殘存的鑄造缺陷就越少,材料質量提高的幅度也越大。但在軋、擠、鍛過程中,材料有可能產(chǎn)生新的缺陷。
鑄錠經(jīng)過軋制、擠壓或鍛造加工后,組織結構得到顯著改善,性能相應提高。通常變形越充分,殘存的鑄造缺陷就越少,材料質量提高的幅度也越大。但在軋、擠、鍛過程中,材料有可能產(chǎn)生新的缺陷,常見的缺陷如下:
1、劃痕(劃傷)
金屬在軋制過程中,由于各種意外原因,在其表面劃出的傷痕,深度長達0.2到0.5毫米。
2、折疊
軋制時,軋材表面金屬被翻入內(nèi)層并被拉長,折縫由于有氧化物,而不能被鍛合,結果形成折疊。
3、發(fā)裂
鋼錠皮下氣泡被軋扁拉長破裂形成發(fā)狀裂紋,深度約為0.5到1.5毫米。在高碳鋼和合金鋼中容易產(chǎn)生這種缺陷。
4、結疤
澆注時鋼液飛濺,而凝固在鋼錠表面。在軋制過程中被砸成薄膜兒,附著軋材表面。其厚度約為1.5毫米。
5、碳化物偏析
6、白點
7、非金屬夾雜流線
8、粗晶環(huán)
Q42系列棒料剪斷機生產(chǎn)線
本文版權歸網(wǎng)站所有,轉載請聯(lián)系并注明出處:
http://127.0.0.1/article-detail/BAlALe6b